黨的十九大報告之“環保篇”
2018-03-08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作了重要報告,其中對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作了總結和部署。
在過去的五年中,“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具體表現在:
1、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
2、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題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
3、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
4、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
5、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變;
6、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
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習近平同志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具體行動上,我們要:
1、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4、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5、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6、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7、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8、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9、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在未來數年中,習近平同志定下的目標是:
1、2020年到2035年,要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2、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獎提升。
對于未來的工作部署,從四個方向著手:
1、推進綠色發展:
1)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的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2)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
3)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4)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
5)嘗到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6)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
2、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1)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預防,堅持實施大氣污染預防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2)加快水污染預防,試試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
3)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預防,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4)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
5)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
6)構建政府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7)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
3、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1)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2)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
3)開展國土綠化行動;
4)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
5)嚴格保護耕地。
4、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1)建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
2)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3)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了解更多環保資訊,請關注上海泰譽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