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察進廣西,各類污染問題觸目驚心
2018-06-11
環保督察“回頭看”行動近期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中。近期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啟動后,督察組與各路媒體明察暗訪,已發現大量治理后反彈的問題,上海泰譽節能帶您來看廣西欽州的新督察匯報。
6月9日下午,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率隊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突擊檢查當地小冶煉企業生產情況。
沿著311、312省道,督察組在欽州市黃屋屯鎮等地發現,在公路兩旁、山谷之間,當地小冶煉企業鱗次櫛比,遍地開花,處處點火冒煙。
督察組檢查的多家小冶煉企業,沒有一家有環保設施。個別企業雖裝有除塵設施,但棄之不用。大量廢氣、廢水直排,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隨意堆放。另一家企業的廢水池散發著濃烈的氨水味,令人窒息。
欽州地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心位置,是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港口城市。但近年來生態環境形勢嚴峻。
2016年10月,廣西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委對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市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僅欽州就有鋼鐵、鐵合金企業共38家,是三市中數量最多的。
2017年6月,欽州市政府關于“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情況公開內容”稱,按規劃要求,鋼鐵和鐵合金行業主要布局在防城港企沙工業園,但沿海三市均大量引進該類產業;已投產46家相關企業,其中35家分散在欽州市多個工業園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進展具體情況》稱,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最早完成戰略環評的五大重點區域之一,但在開發建設時未充分考慮戰略環評要求和環境承載能力,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布局相對集中,產業同質化趨勢明顯。
之后,欽州等市均制定了各工業園區的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執行自治區“兩高”聯席會議審查制度,不再審批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2017年,欽州市制定了《落實高污染高耗能項目及產業布局問題整改措施工作方案》《鋼鐵和鐵合金行業整改規范要求》等文件。當地環保部門也對欽州金明冶煉廠等5家超標排放企業進行了立案調查處理。但小冶煉遍地開花的勢頭并沒有得到遏制。
當前的企業污染環境問題,主要是地方監管不力導致。只督察、處罰污染企業,不問責地方政府和官員,勢必事倍功半。一開始就以走過場應付督察、實際上什么都沒做的情況也不少。欽州領導面對督察組發現的小冶煉情況,稱“我們自己的工作沒做好”,但恐怕是“沒做”的情況也不少吧。
針對這樣的問題“零容忍”——不僅要對企業違法問題零容忍,更要對地方政府、環保部門不作為、失職瀆職問題零容忍——后者才是違法生產、污染問題久治不愈或不斷反彈的根源所在。這種問題上,不能只看地方領導在中央督察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不能看他們在中央督察、媒體指出問題后所表現出的高度重視,更要追問:為什么督察組、媒體能發現的問題,地方“發現不了”?不和地方較真,不嚴厲問責“燈下黑”,則很難終結“治理—反彈—再治理—再反彈”的怪圈。
“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這一口號目前已經成為國民一致的發展目標。作為一家專業致力于污水處理生化系統曝氣頭的生產廠家,上海泰譽的主線產品旋流微泡曝氣器已經在國內市場擁有了一批忠實粉絲。為了盡快讓我們的綠水青山成為現實,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