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淪為污染重災區的工業園區七宗罪
2018-07-03
上海泰譽節能是一家專業的經營旋流曝氣器生產企業,也時刻關注著國內許多大型工業園區的環保情況。根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14年底,經國家公示的省級以上開發區達到近2000家,各級工業園區超7000家(另有數據顯示上萬家),但僅有2-3成園區環境達標。督察顯示,全國超過80%的省市存在著工業園區污染問題。工業園區污染已經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此前一項調查顯示,國內真正能夠按照一體化理念規劃建設,并且具有一定污染預防、環保管理水平的化工園區十不足一。
隨著近年來環保督查的步步深入,工業園區的種種亂象得以曝光。
為了便于原料和產品運輸,許多園區往往沿江或臨海分布,據統計僅長江經濟帶就分布了上百個工業園區,甚至有些工業園區還位于飲用水水源地附近。長期以來,泄漏和偷排污水事件時有發生,對上下游水源安全造成了較大威脅。過去的幾十年間,鄱陽湖、黃河、海河、淮河、近海、地表徑流都有園區的污水直接排入,對河流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由于我國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些高污染產業被淘汰后,打包到了經濟欠發達地區,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的工業園區。由于欠發達地區監管相對寬松,重污染企業轉入后污染變得更加嚴重。在許多地區,工業園區實質上是污染轉移和包庇重污染企業的幌子。
除環境污染、運營混亂、發展畸形外,荒廢爛尾是工業園區的又一大亂象。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工業園區遍地都是,但大多數都以爛尾告終。有些荒廢掉的園區淹沒在空曠的荒野中,被當地百姓視為“鬼園”。
又是什么導致了亂象的產生呢?有人總結了以下“七宗罪”:
01、認識錯位、動作走樣
02、規劃混亂、發展失衡
03、急于求成、模式粗放
04、權責不清、監管不力
05、制度不完善、審批成兒戲
06、污廢處理能力跟不上
07、追求經濟增長,地方保護主義盛行
當下我國正值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和解決污染問題的窗口期,其核心在于剔除落后理念、整治體制弊政、優化市場機制。對于園區的整頓提出提下建議:
一、要扭轉頹勢,先要在思想上擺正方向,改正急功近利的心態,“一崗雙責、黨政同責”或許能改正這個毛病。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嚴格把控審批、規劃、招商、運營、管理、處置等各個環節。
三、在園區的規劃上要科學合理,有的放矢,兼顧眼前和長遠,充分考慮環境問題,嚴格執行環評、“三同時”制度,配置合理有效的污染預防設施。
旋流曝氣器作為一種新型的曝氣設備,近幾年來在國內開始廣泛使用。上海泰譽節能在近幾年里也和一些大型的工業園區建立了合作關系,我公司的曝氣器在這些印染、造紙等高濃度廢水中表現不俗,很好地為工業園區廢水處理提供了服務。
(原文標題《中國工業園區頹敗之路——七宗罪致上千家園區淪為污染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