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hongkong,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国产原创精品,亚洲精品成人自拍

新聞動態

污泥界“新寵”——顆粒污泥的九大形成因素

2018-07-10

 

 

近年來,顆粒污泥這一污泥“新寵”在業界受到廣泛關注,其污泥量大、微生物種類豐富、沉降速度快和具有良好的有毒、重金屬污染物去除等優點吸引了眾多環保人士的目光。現階段,雖然研究人員已經初步掌握了培養顆粒污泥的基本條件,但其形成的機制尚不清楚。上海泰譽節能為您帶來一篇對影響污泥顆粒化的因素進行探討的文章,本文一共提到九個影響污泥顆粒化的因素,希望可以為污泥顆粒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個參考。

 

1、基質

 
顆粒污泥的培養對基質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基質中COD:N:P=110~200:5:1,而有機廢液的基質可分為偏碳水化合物類和偏蛋白質類。為了能順利培養出顆粒污泥,則需要根據污水的實際情況對比例進行調整。

 

2、溫度

  
廢水中的厭氧處理主要依靠微生物,然而不同微生物的生長需要不同的溫度范圍。因此,溫度對顆粒污泥的培養很重要。有文獻報道在使用顆粒污泥低溫馴化后處理底濃度制藥廢水的實驗中,COD的去處率達90%,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而低溫培養顆粒污泥將是今后的研究的重點之一。


3、pH值

  
厭氧處理過程中,水解產酸菌對pH值有較大的適應范圍,而產甲烷菌則對pH值的變化敏感,其最適pH值范圍是6.8-7.2.如果反應器內的pH值超過這個范圍,則會導致產甲烷菌受到抑制,并出現酸積累,進而使整個反應器酸化。因此,反應器內pH值范圍應控制在產甲烷菌最適的范圍內。

4 、堿度


一般認為,進水水質中堿度通常應在1000mg/L(以CaCO3計)左右,而對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廢水,進水堿度:COD >1:3是必要的。

 

5 、微量元素及惰性顆粒

 
微量元素對微生物良好的生長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對提高污泥活性,促進顆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此外,惰性顆粒作為菌體附著的核,對顆粒化起著積極的作用。

 

6 、SO42-

 
關于SO42-對顆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討論中。據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說,局部氫的高分壓是誘導微生物產生胞外多聚物從而與細菌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帶電基團的靜電吸引及物理接觸等架橋作用,構成一種包含多種組分的生物絮體,從而形成顆粒污泥的必要條件,而有硫酸鹽存在時,由于硫酸鹽還原菌對氫的快速利用,使反應器無法建立高的氫分壓,從而不利于形成顆粒污泥,但有些國內外外學者發現處理含高硫酸鹽廢水時,會有非常薄的絲狀體產生,它可作為產甲烷絲菌附著的原始核,從此開始顆粒的形成;硫酸鹽還原產生的硫化物與一些金屬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顆粒,可能成為顆粒污泥生長的二次核。

 

7 、接種污泥及接種量

 
一般來說,對接種污泥無特殊要求,但接種污泥的不同對形成顆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響。因此,保證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厭氧微生物種類豐富、活性高,對加快顆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8 、啟動方式

 

采用低濃度進水,結合逐步提高水力負荷的啟動方式有利于污泥顆粒化。這是因為低濃度進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質的過度積累,同時較高的水力負荷可加強水力篩分作用。

 

9 、水力負荷


水力負荷太低,會導致大量分散污泥過度生長,從而影響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會導致污泥膨脹;但水力負荷過大,會對顆粒污泥造成剪切并會剝落未聚集細胞體的胞外多糖粘滯層而阻礙粘附聚集。因此,在啟動初期,應采用較小的水力負荷(0.05-0.1m3/m2 ·h)使絮體污泥能夠相互粘結,向集團化生長,有利于形成顆粒污泥的初生體。當出現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負荷至0.25 m3/m2·h以上,可以沖走部分絮體污泥,使密度較大的顆粒污泥沉降到反應器底部,形成顆粒污泥層。為了盡快實現污泥顆粒化,把水力負荷提高到0.6m3/m2·h時,可以沖走大部分的絮體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負荷不能過快,否則大量絮體污泥的過早淘汰會導致污泥負荷過高,影響反應器的穩定運行。

 

(原文標題《影響顆粒污泥形成九大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临汾市| 仁化县| 清远市| 溧水县| 衡南县| 香格里拉县| 东海县| 沽源县| 微山县| 延庆县| 洛宁县| 施秉县| 许昌县| 高安市| 小金县| 成都市| 屏东县| 象州县| 香河县| 静安区| 虞城县| 双鸭山市| 惠安县| 柳河县| 乡城县| 文登市| 琼结县| 临武县| 永定县| 北票市| 阳谷县| 白银市| 和平区| 庐江县| 琼海市| 密云县| 丁青县| 牟定县| 屏南县|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