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導致污泥活性降低,怎么辦?
2024-02-01
隨著冬季的來臨,氣溫逐漸走低,這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活性產生顯著影響。低溫環境下,微生物活性減弱,污泥的生物降解能力相應降低,從而影響了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效能和穩定性。低溫會抑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包括好氧菌、厭氧菌和兼性菌等。這些微生物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關鍵角色,負責分解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活性降低會導致處理效率大幅度下降,出水水質可能無法達到排放標準。
01氣溫降低對污水處理廠工藝參數的影響
污泥活性下降: 低溫會顯著抑制微生物的代謝活性,導致污泥沉降性能變差,生化反應速率減慢,有機物去除效率降低。
溶解氧需求變化: 由于微生物代謝活動減弱,對溶解氧的需求量可能相對減少,但為了維持一定的處理效果,仍需要保證充足的曝氣以提高系統內微生物活性。
污泥齡增長: 在低溫條件下,微生物生長繁殖速度下降,使得污泥齡(SRT)延長,可能導致污泥老化,進一步影響處理效能。
營養物質平衡改變: 微生物新陳代謝緩慢,對氮、磷等營養元素的需求比例可能會有所調整。
02恢復污泥活性并優化工藝參數的方法
曝氣控制: 適度增加曝氣時間和強度,確保生物池內的溶解氧充足,有助于提高微生物活性。同時,根據溶解氧實測數據進行動態調整,避免過度曝氣。
溫度調控: 如果條件允許,可采用外部加熱措施(如蒸汽、熱水循環等方式)適當提升生物池水溫,使微生物活性得到恢復。
營養物質補充與調整: 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調整碳源、氮源和磷源的比例及投加量,為微生物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源,促進其在低溫下的活性。
污泥管理: 適當縮短污泥齡,通過排泥控制污泥濃度,引入新鮮污泥或已適應低溫環境的微生物種群,以提高整體活性。
運行模式調整: 如采用階段曝氣、間歇運行等方式,創造有利于微生物適應低溫的環境條件。 以上各點需結合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制定針對性的調試方案。